养殖粪污好氧堆肥机利用堆肥设备调控堆肥参数,过程控制参数包括通风、温度以及氧气浓度。
1.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必须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堆体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70℃,当堆体温度超过75℃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堆层各测定点温度均应保持在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而且在65℃~70℃的高温期维持3d以上。覆膜发酵周期内,堆肥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7d~10d可翻堆1次。翻堆时需均匀彻底,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注:在堆肥发酵第10天建议翻堆1次,提高发酵效果,保证收益。
2.水分控制。随着堆肥发酵含水率逐渐下降,到覆膜发酵结束时含水率应在35%~45%。
3.氧气浓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应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必须通过强制通风使堆体内氧气浓度保持在8%以上,宜控制在10%~15%。跟踪耗氧速率,及时调整通风量,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宜为0.05Nm3~0.20Nm3/min·m3;风压可按堆层物料每增加1m,风压增加1.0KPa~1.5KPa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保证发酵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注:发酵初期,通风量以膜鼓起且膜可压住为主,但后期以长时间通风去水为主。
4.控制方式
覆膜发酵过程可选用参数控制、节点控制等控制方式,参数控制方式宜选择温度-氧气浓度联动控制,节点控制方式可选择时间节点控制、温度节点控制以及时间-温度节点联动控制。
5.去膜
覆膜发酵周期一般应大于20d,判断腐熟度,指标见表5。终止覆膜发酵时,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去膜,堆体无臭味、颜色为灰色、灰褐色或黑色。
6.二次发酵
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
养殖粪污好氧堆肥机可用于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生产,或利用部分堆肥产品进一步制成各种作物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用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或大田生产粪污处理设备的重要性,对减轻由于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业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养殖粪污好氧堆肥机在养殖业非常受欢迎,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对物料进行烘干。粪便烘干机配置了除臭、除尘设备,烘干的过程没有臭味产生,是一种较好的粪便处理设备。对于烘干粪便产生的臭气有很多解决方法,由于养殖粪污好氧堆肥机采用燃料高温燃烧对粪便进行烘干,这样臭味会减轻许多,并且粪便烘干机生产线配置除尘设备,对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气味转换为燃烧能源,有效做到了废物利用。
发酵好的有机肥一般可以直接作为生物肥,也可以进行造粒等,以提高其经济附加值。
或直接养殖粪污好氧堆肥机用于作有机肥使用,如果制作复合生物菌肥,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特点,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化肥进行复配制粒等,如果发酵后用于养殖蚯蚓,在完成发酵后每吨添加20公斤以上的营养糟渣如酒糟豆渣等拌匀,调水含量到65%,摊开透气3天后即可使用。
养殖粪污好氧堆肥机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是由Baden-Baden推出了一种利用功能膜作为覆盖层,将堆体与外界空气相隔绝进行好氧发酵的静态条垛堆肥方法,后期纳米膜发酵技术不断完善,如今掌握最成熟纳米膜发酵技术的是中海环境,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其核心产品名为“NCS智能分子膜发酵系统”,设备的年生产肥能力在102~106t之间。国内对纳米膜发酵有机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纳米膜发酵有机肥技术逐渐成为国内有机物好氧处理方向的研究热点。中海环境由于率先研发出NCS智能分子膜堆肥设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使得中国广大人民能真正用的起高科技的纳米分子膜!
养殖粪污好氧堆肥机主要由主机、无堵塞泵、控制柜、 管道等设备组成。主机有机体、网筛、挤压绞龙、齿轮减速机、卸料装置的部位组成。 其工作过程如下:无堵塞泵将牛粪污水泵入机体,经动力传动, 挤压绞龙将牛粪水逐渐推向机体前方,同时不断提高前缘的压力, 迫使物料中的水分在边压带 滤的作用下挤出网筛,流出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