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有机废弃物粪污与辅料经过4小时以上的发酵过程,发酵室内的物料在主轴翻拌以及重力作用下逐层下落发酵完毕后排出作为有机肥原料,含水率<40%,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二次发酵时温度在50℃以上维持7天以上,可以较好的杀灭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符合国家《畜禽粪便无害化技术处理规范》(NY/T1168-2006)处理要求,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有机肥原料放出后,在发酵车间腐熟陈化9-12天左右后,期间铲车翻动4次左右温度降低腐熟完成,成品稳定,可以直接施肥田间。
利用堆肥设备调控堆肥参数,过程控制参数包括通风、温度以及氧气浓度。
1.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必须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堆体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70℃,当堆体温度超过75℃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堆层各测定点温度均应保持在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而且在65℃~70℃的高温期维持3d以上。覆膜发酵周期内,堆肥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7d~10d可翻堆1次。翻堆时需均匀彻底,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注:在堆肥发酵第10天建议翻堆1次,提高发酵效果,保证收益。
2.水分控制。随着堆肥发酵含水率逐渐下降,到覆膜发酵结束时含水率应在35%~45%。
3.氧气浓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应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必须通过强制通风使堆体内氧气浓度保持在8%以上,宜控制在10%~15%。跟踪耗氧速率,及时调整通风量,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宜为0.05Nm3~0.20Nm3/min·m3;风压可按堆层物料每增加1m,风压增加1.0KPa~1.5KPa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保证发酵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注:发酵初期,通风量以膜鼓起且膜可压住为主,但后期以长时间通风去水为主。
4.控制方式
覆膜发酵过程可选用参数控制、节点控制等控制方式,参数控制方式宜选择温度-氧气浓度联动控制,节点控制方式可选择时间节点控制、温度节点控制以及时间-温度节点联动控制。
5.去膜
覆膜发酵周期一般应大于20d,判断腐熟度,指标见表5。终止覆膜发酵时,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去膜,堆体无臭味、颜色为灰色、灰褐色或黑色。
6.二次发酵
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
平坑式用我们通俗的话就是埋在地下发酵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最好的地方是它不会占用土地且发酵快。这种方式的坑一般都是挖3-4米左右然后把地上铺盖草垫就行了,简单方便。利用这种方法的话在夏秋季节3-4个月就可以发酵完成,冬季大约1-2个月就可以了。
最后一种就是半坑式了,这种方式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我们挖地下的土以后不要浪费,可以用来做一个架子,然后再在坑底挖一个十字架,作为一个通气的地方,上面再盖一层玉米杆,然后在放浸泡过的稻杆放下去稻65厘米左右再者加入人畜粪便,放完后最上面盖一层10公分的薄土这样就完成了,堆后2--3天温度就会立马上升,如果温度不搞则需要加水作业,直至发酵成功。
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是由Baden-Baden推出了一种利用功能膜作为覆盖层,将堆体与外界空气相隔绝进行好氧发酵的静态条垛堆肥方法,后期纳米膜发酵技术不断完善,如今掌握最成熟纳米膜发酵技术的是中海环境,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其核心产品名为“NCS智能分子膜发酵系统”,设备的年生产肥能力在102~106t之间。国内对纳米膜发酵有机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纳米膜发酵有机肥技术逐渐成为国内有机物好氧处理方向的研究热点。中海环境由于率先研发出NCS智能分子膜堆肥设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使得中国广大人民能真正用的起高科技的纳米分子膜!
1、纳米膜堆肥发酵是种养结合模式。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纳米膜堆肥发酵,有机肥可直接还田,供给种植基地和附近农户进行消纳,减少本地区化肥使用。
2、纳米膜堆肥发酵粪渣垫料回用模式。针对规模奶牛场,通过纳米膜智能堆肥设备对牛粪进行高温快速发酵和杀菌处理后就地转化成牛床垫料,节约垫料消耗成本。
3、纳米膜堆肥发酵分散处理模式。引导中小养殖户,采取分散收集预处理后,再集中处理的方式,因地制宜地配置纳米膜智能堆肥设备,实现收集转运、集中储存、转化利用。
以上就是“长沙隔膜压滤机生产厂家”的介绍就先说到这里了,想了解更多关于长沙隔膜压滤机生产厂家的其它信息,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