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资讯 >养殖粪污发酵系统养分损失多少

养殖粪污发酵系统养分损失多少

发布时间:2022-11-25 17:13:06 浏览量:178
养殖粪污发酵系统养分损失多少

养殖粪污发酵系统养分损失多少

混料部分

混料部分是将含水率75%左右的含水率较高的粪便或有机废弃物与生物质、发酵菌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调节含水率、C:N、透气性等,达到发酵条件。如果原料含水率在55-65%可以直接入罐发酵,通过螺旋输送机进入发酵罐体。

粪便脱水机也被称之为猪粪处理机、猪粪分离机、猪粪脱水机、猪粪粪污分离机、猪粪污水固液分离机、猪粪脱干机、猪大便清理机等名称。设备主要是将浆液粪便脱水为液态和固态土家肥。液态肥料可以直接用于农作物,利用吸收,固态肥可以运送有机肥厂。将猪鸡牛等粪便脱水,物料含水率35%左右,用手挤压不会出现流水,可以用于有机蔬菜种植,花卉等作物肥料。

养殖粪污发酵系统养分损失多少

设备发酵适应用条件

水分:使用锯末、木薯渣、菌棒末,花生壳粉末等作为有机质辅料,进行水分调整材料,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50-55%。

空气:发酵罐上部、下部、搅拌叶片均匀送氧。

温度:在50-70℃之间是好氧性微生物繁殖的理想温度,通常运行温度控制在60℃左右,物料腐熟后温度降低到50℃以下。

PH值、C、N比:PH值6-8.5(通常的有机废弃物的PH值、C、N比适合发酵罐的基本条件,用石灰和硫酸处理过的原材料不适宜进行发酵处理)。

高温发酵菌种:可在-25℃至80℃存活和繁殖,形成的有益菌群可杀死原料中的有害菌。

温度自动控制。

利用堆肥设备调控堆肥参数,过程控制参数包括通风、温度以及氧气浓度。

1.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必须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堆体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70℃,当堆体温度超过75℃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堆层各测定点温度均应保持在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而且在65℃~70℃的高温期维持3d以上。覆膜发酵周期内,堆肥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7d~10d可翻堆1次。翻堆时需均匀彻底,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注:在堆肥发酵第10天建议翻堆1次,提高发酵效果,保证收益。

2.水分控制。随着堆肥发酵含水率逐渐下降,到覆膜发酵结束时含水率应在35%~45%。

3.氧气浓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应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必须通过强制通风使堆体内氧气浓度保持在8%以上,宜控制在10%~15%。跟踪耗氧速率,及时调整通风量,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宜为0.05Nm3~0.20Nm3/min·m3;风压可按堆层物料每增加1m,风压增加1.0KPa~1.5KPa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保证发酵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注:发酵初期,通风量以膜鼓起且膜可压住为主,但后期以长时间通风去水为主。

4.控制方式

覆膜发酵过程可选用参数控制、节点控制等控制方式,参数控制方式宜选择温度-氧气浓度联动控制,节点控制方式可选择时间节点控制、温度节点控制以及时间-温度节点联动控制。

5.去膜

覆膜发酵周期一般应大于20d,判断腐熟度,指标见表5。终止覆膜发酵时,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去膜,堆体无臭味、颜色为灰色、灰褐色或黑色。

6.二次发酵

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

采用国际先进好氧发酵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的堆肥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机械化、集成化程度高,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单台设备仅占地50㎡,投资成本低;

2.项目机械化、集成化程度高,一人操控即可完成整个发酵处理过程,避免了人与物料的直接接触;

3.采用生物菌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对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进行降解、腐熟,耗能少,发酵周期短,运行成本低;

4.设备主体采用保温设计,并配有辅助加热系统,低温环境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解决了环境气温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可实现连续化生产;

5.配备生物除臭装置,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气通过集中收集处理,实现气体的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传统堆肥发酵过程产生的臭气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

6.设备主体采用不锈钢特殊材质,减少腐蚀,寿命长;

7.处理后的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用于加工有机肥,或直接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化,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8.该工艺符合国家绿色经济生态化、循环经济资源化、科学发展、节能减排等产业政策。

关键词

热门产品

热门新闻

首页
电话
留言

热门产品: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设备无臭堆肥发酵机纳米膜发酵系统纳米膜处理装置高分子膜好氧堆肥机纳米膜发酵系统批发好氧堆肥发酵设备厂家纳米膜好氧堆肥

网站地图 电脑版